Kar Kay Low

  • Following

    1

  • Followers

    23


Fame: 250
No Bio yet.

Joined Jul 2020

Comments

怡保近期最大、最具结构性影响的项目是 Ipoh Sentral,这是一项以交通枢纽为核心、并结合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城市更新计划,规划跨越数十公顷并分两期开发,目的是把火车站周边与城市核心串接成一个现代化、可持续的综合体。该项目已由大型开发与设计团队启动 masterplan,并在 2025 年正式动工;官方和媒体披露其占地规模与总开发价值(GDV)均属亿元级别,对本地商贸、旅宿、旅游与房地产将产生长期乘数效应。

在更广的州级与市级策略层面,霹雳州与怡保市正同步推进 Perak Digital Economy Action Plan 2030 / Smart City Blueprint(2040),把智慧城市、数字基建、以及以人民為本的交通整合列为发展重心。政府推動的這些藍圖,不只是軟體(數位化、公共服務)而已,還包含以交通為核心的基礎設施投資與吸引私部門參與的政策工具,這會直接促進終站、商鋪、廣告與停車等收益型資產的需求。

在商業與民間投資層面,幾個具體、能直接帶動客流與租金需求的重大項目也在進行中或已落地,例如 Sunway City Ipoh(含 Sunway Medical Centre Ipoh 等配套)、大型商場與教育/醫療配套,這類複合體會把更多人口與服務需求引入城市,間接提升終站周邊的商業價值與廣告收益。

就現有的交通終站而言,Amanjaya Terminal(Ipoh Amanjaya) 已是區域性的重要樞紐,它目前承載的租金、bay fee、廣告與停車等收入正是 PTRANS 主要的現金流來源。若 Ipoh Sentral 及一連串州/市的智慧城市與 TOD 計畫成功推進,Amanjaya 以及其他終站的利用率與商業化空間(特別是廣告位、商舖租金、停車收益)有實質上升空間,這會直接改善 PTRANS 的成長曲線與估值邏輯。
8 hours · translate
很多投资者一听到“巴士业务”,脑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就是:传统、夕阳、没有成长、只会原地踏步。他们想象的是几十年前的巴士行业——老旧车队、固定票价、乘客量有限、营运成本不断上涨、盈利空间有限。于是他们自然把这样的刻板印象套到所有与巴士有关的公司,包括巴士终站营运商。问题就在这里:巴士终站营运商根本不是巴士行业,它的成长逻辑完全不同,而投资者却把它看成没有成长的“旧经济”。

投资者认为巴士行业“没有成长”,是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巴士公司本身的商业模式:路线被政府监管、票价受控、成本波动大、每年靠着差不多的客量与班次维持基本业务。对他们来说,只要乘客没有大幅增加、车队没有扩张、票价没有调整,这个行业就“没有成长性”。这套逻辑套在巴士终站身上当然会得出错误结论,因为终站本质上不是靠“乘客人数成长”拉动盈利的行业。

一个巴士终站的成长,从来不是来自巴士本身,而是来自其“枢纽价值”的提升。终站的成长与巴士行业的成长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来自周边人口扩张、地区发展、交通需求升级、商业化程度增加、广告空间提升、租户结构升级、停车需求增加、政府政策推动交通整合等因素。投资者不理解这一点,于是他们误以为“没有新巴士公司=没有成长”。事实上,终站的成长是像商业地产一样的:只要地区人口增长、商业活动增加、交通需求上升,它都会自然膨胀。

终站营运商还拥有一个投资者忽略的成长引擎:新的终站会不断被建设、升级或以 BOOT/PPP 模式交给私人经营。换句话说,它拥有“扩张空间”,不像普通巴士公司只能靠买更多车。PTRANS 就是最好的例子,从早期单一终站变成多终站、多 petrol station、多广告、多服务收费,一步步把同一个商业模型复制出去。这种成长方式更像连锁基础设施,而不是传统运输业务。

此外,终站的成长并不在于“多几辆巴士”或“多开几条路线”,而在于如何让现有终站的经济价值提高。例如:提升出租率、增加 kiosks、引进更多零售品牌、增加广告位置、优化停车收益、拓展服务收费等。这些都是纯商业化活动,与巴士行业是否成长无关。即使巴士行业零成长,一个州的人口仍会移动、乘客仍会经过终站、空间仍会产生价值,终站一样可以持续成长。

最关键的是,投资者忽略了终站是区域交通中的必要节点。即使巴士行业停滞,终站依旧要运作,而一旦终站继续运作,营运者就能继续收租金、广告费等多元收入。这种“与行业脱钩的成长性”,正是投资者理解不到的地方。他们以为终站跟着巴士行业一起停滞,实际上终站是跟着城市发展、人口增长、基础建设升级而成长。一个城市越繁荣、人流越大、政策越现代化,终站就越赚钱,这是一种“城市经济成长”,不是“巴士行业成长”。

因此,巴士终站营运商从来不是一个“没成长的巴士业务”,而是一个“随城市发展而成长的基础设施经营商”。投资者误解的原因,不是终站没有成长,而是他们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式混为一谈,把运输行业的限制错误套在了基础设施的资产经营模式上。真正理解终站的价值后,会发现它的成长性比巴士行业本身更高、更稳、更长期,也更接近房地产与基础设施组合的复利成长,而不是传统运输业务的缓慢增长。
8 hours · translate
对我来说跌是机会不是风险,等风浪过了后慢慢低价存票来build
Yesterday · translate
其实重点不是股价在 RM0.60 还是 RM0.30,市场反应本来就不会因为一个季度的 receivable 波动就把公司价值腰斩。真正让股价大幅波动的是情绪性抛售、margin forced selling 和市场恐慌,而不是基本面本身。财报里出现 30m 的 receivable 增加,并不代表钱收不回,也不代表业务恶化,只是账面 timing difference,下一季就会看到是否回款,数据会自己说话。而股价短期因为技术面或恐慌被压低并不等于公司价值改变,更不等于公司“变不值钱”。基本面是按经营现金流、资产、合约、盈利能力来算的,不是按市场情绪算的。政府续约是因为PTRANS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牵涉公共交通规划、城市管理和乘客服务,因此不可能像私人商铺租约一样随便停、随便改。而且政府没有不续约的动机,因为一旦突然“不要续约”,整个州的公共交通枢纽就要重建团队、重新管理运营,社会成本肯定比合约费用更高。
2 days · translate
为什么政府有必要扶持或维持像 PTRANS 这样的巴士终站营运商:

政府需要确保像 PTRANS 这样的终站营运商能够持续运作,并不是为了企业本身,而是为了交通体系的整体稳定。在马来西亚,多州的长途巴士与市区转乘体系仍是数百万人民的主要交通方式,终站承担的不是商业功能,而是公共服务功能:它是州际交通的节点,是学生、外劳、低收入群体以及没有私人交通工具的居民移动的基础设施。只要终站运作中断,巴士路线无法调度、乘客上下车失序、票务管理混乱、治安风险上升,整个交通网络会立即失效。而政府本身并不擅长直接经营商业化终站,因此需要依赖有经验的私人营运者维持场地、设备、人流动线、安全、清洁、巴士调度与租户管理。

除了交通功能之外,终站也是地方经济的一部分。终站内的租户包括杂货店、电讯、便利商店、小餐饮、售票柜台、广告商等,这些都是由当地中小企业、家庭式店铺和小商家组成。终站关闭或运作不稳会直接影响这些生意的收入,进而影响就业。州政府若让一个终站经营方破产,不止交通会瘫痪,连带的地方经济都会受影响,这会形成政治与社会上的成本。

PTRANS 的模式属于“基础设施营运”,而非高风险商业模式。它提供长期租金、稳定现金流、固定租户与长期合约,因此政府视它为交通生态的一部分,而不是纯粹的私人企业。政府不需要为 PTRANS 盈利负责,但必须确保其终站的服务不中断。换句话说,政府支持的不是公司,而是公共交通系统的连续性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可运作性。

在这种前提下,由私人营运者维持终站比政府亲自管理更经济,因为政府不需要额外承担庞大的营运成本、维护成本与专业管理团队的费用,而由像 PTRANS 这样的业者负责运营反而更高效。因此,只要 PTRANS 能维持终站的正常运作、确保安全、人流管理、租户管理与交通调度,政府就有充分理由确保它持续存在并保持稳定,这是基于公共利益而非企业利益。
2 days · translate
同Ptrans 差不多一样经营模式的公司:

1. TBS – Terminal Bersepadu Selatan(吉隆坡)
2. Melaka Sentral(马六甲)
3. Penang Sentral(槟城)
4. Amanjaya Bus Terminal(霹雳 Ipoh)
5. Kuantan Sentral(彭亨州)
6. Terminal 1 Seremban(森美兰)
7. Johor Larkin Sentral(柔佛)
8. Kota Bharu Lembah Sireh Terminal(吉兰丹)
9. Kuching Sentral(砂拉越)
10. Inanam Terminal(哥打京那巴鲁,沙巴)
2 days · translate
重要的是,Trade Receivable 的变动要结合下一季的 cash flow、subsequent collection、ECL movement 才能判断是否异常.
2 days · translate
请问间公司几多年了?20年? 为何那么久盈利保证? 老的management=没经验还是经验很丰富? 财报只是看得见你现在看见的东西去分析,谁能预测未来?scanned PDF = 公司不好? 有没有看bursa listing ruling requirement? 个个在放大恐惧你不知? 赚钱又有问题?Receivable 要看之后有没有收到钱啊!有没有庞大Bad debt 啊!股价给你砍半还叫风险?有病?
2 days · translate
你有病?还是你要一夜暴富?等不起?那你跟你的专家走,不送
2 days · translate
Mr Lim 你何时转了风向的...
2 days · translate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