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暂缓还贷弊大于利 理财师:没必要延长
(吉隆坡21日讯)事到如今,一揽子自动暂缓还贷措施的期限是否应该延长仍是各界争论不休的课题。理财师指出,让所有借贷者自动享有是项措施,不论对借贷者个人,或是银行所提供协助的有效性而言,实际上都是弊大于利。
VKA财富管理理财师汤能轶透过文告指出,由于贷款在暂缓还贷期间仍继续计算利息,所以借贷者最终总还款额将更高。
从长远来看,借款者未来将需要通过提高每月分期付款金额,或延长还贷期限来支付暴增的贷款额。如果日后市场利率提高,其中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因此,若财务状况(在疫情期间)并未受太大影响,最好尝试维持分期付款额,并利用低利率环境降低未偿贷款额,而不是选择暂停还贷以致累积更高额的债务。”
未充分利用多余资金
尽管国行已将该措施更改为针对性援助,但汤能轶指出,仍有许多缺乏金融知识的借贷者选择延长暂缓还贷宽限期,并未考虑个人是否真的需要这种帮助,以及其后果。
同时,借贷者在享有是项措施后,转而将省下的资金用于购买奢侈品、甚至在股市投机炒作。
“在没有充分了解潜在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是不可取的,将多余的现金用于其他目的可能最终影响借款者的偿债能力。短期的超支,最终会付出长期的代价。”
无论如何,数据已证明大部分国人有能力偿还贷款(目前已有70%借贷者恢复还贷),因此汤能轶认为,目前没有必要延长一揽子自动暂缓还贷措施。

银行可更准确提供协助
在眼下的非常时期,更重要的是确保借贷者具备长期还贷能力,而非过度依赖政府援助。自动暂缓还贷措施也将有碍银行准确的评估借贷者的财务状况,进而影响银行为各别案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的效率。
汤能轶说,我国的低薪职业占全国劳动力的65%,这些职业难以实施居家作业,因此在行动管制期间被解雇的风险更高。
“通过针对性暂缓还贷措施,银行才能够为真正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而不是让所有人盲目利用是项措施。”
不过,假设经济、疫情等情况进一步恶化,让经济活动再次全面停滞,那延长针对性或自动暂缓还贷措施是合理的。
“当企业被迫停业导致活力减少甚至亏损,员工将不可避免得被裁员或减薪,以致失业率增加,人们无法还贷。 届时,暂缓还贷确实可助减轻短期财务困难。”
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
Comments